第(2/3)页 “是的,”陈阳点头,“雍正时期有些仿古瓷特意不落本朝年款,以示对前朝的尊重。” 哈特皱眉:“那怎么证明它的真实年代?” “这就需要专业的鉴定知识了,”陈阳轻笑,“首先看胎体,雍正时期的胎体极其细腻,几乎没有杂质。” 他将瓶子翻转过来:“你们看这个圈足的修削,工艺精细到无可挑剔。再看这青花的发色,雍正时期使用的是上好的浙料,发色稳定而淡雅。” 安德森好奇地问:“浙料是什么?” “浙料是产自我们浙江的钴料,用来调制青花颜色,”陈阳解释道,“不同时期使用的钴料产地不同,发色也各有特点。” “雍正时期的浙料发色纯正,既不像永乐那样浓艳,也不像后期那样淡薄。” “但我们通过胎体的细腻程度、青花用料的特点和釉面的质感,可以确定这是雍正官窑的精品。” 帕特西亚若有所思:“官窑和民窑有什么区别?” “区别很大,”陈阳认真地说,“官窑是专门为皇室烧制的瓷器,用料最好,工艺最精,而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。” “你看这件瓷器的釉面,光滑如玉,没有任何瑕疵,这就是官窑的标准。” 哈特点头:“确实,这种质感很特别。” “而且官窑瓷器的造型都有严格的规范,”陈阳继续说道,“这种抱月瓶的比例、曲线,都经过精确计算,体现了我们古代工匠对美学的深刻理解。” 他指着腹部的纹饰:“主题纹饰是折枝荔枝纹,谐音'利吉',寓意吉祥。颈饰蕉叶纹,肩与底部绘海水纹,布局疏朗有致,笔意流畅自然。” 安德森仔细观察着纹饰:“这些图案都也有特殊含义吗?” “当然,”陈阳微笑着解释,“华夏瓷器上的纹饰从来不是随意绘制的。荔枝纹除了'利吉'的谐音外,荔枝本身也象征着丰收和甜美的生活。” 帕特西亚指着颈部:“这个蕉叶纹呢?” “蕉叶在我们国家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,”陈阳说道,“而海水纹则代表着包容和永恒,这些纹饰组合在一起,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吉祥寓意体系。” 哈特感慨道:“真是每一个细节都有深意。” “这就是华夏瓷器的魅力所在,”陈阳总结道,“它不仅是实用器物,更是文化的载体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美学思想。” 帕特西亚将抱月瓶拿过来,仔细端详着,她的眉头越皱越紧,金色的眸子里闪烁着疑惑的光芒。她用修长的手指轻抚过瓶身每一寸表面,仿佛想要从中找出什么蛛丝马迹。 “陈,你真的确定这是雍正时期的吗?”帕特西亚将瓶子转了个角度,对着窗外的阳光细看,“我承认这件瓷器确实精美,但没有年款的话...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