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数量达十万以上的难民潮涌来,虽是手无缚鸡之力,更无兵戈在手,但却有种无形的压抑动摇着士兵的心神,让他们不敢下手。 校尉双眼都瞪出了血丝,喘着粗气,眼看那难民潮将到射程之内,他终于忍不住低吼道:“大人,此地危急,还请回府衙,坐镇中枢。” 声音中透着决意,更有一种疯狂。 再不动手,难民潮来到城前,己方就将陷入被动,所以不得不做决断了。 至于请萧西涯回府衙,那只是让他能够脱离责任关系而已。 萧西涯便是城中最强之人,既是五品,又是地祇,身在地祇神域,便是四品要杀他,也许费些功夫,再如何危急,他也是最后一个死的。 但回应校尉的,却是低沉的三字,“开城门。” 校尉闻言,当即便道:“不可啊,大人,若是开了城门,城内的百姓也将沦为俘虏,到时候······” 他的话还没说完,萧西涯已是将手按在其后颈,轻轻一捏,便叫这校尉昏了过去。 “老夫没有选择。”梁州刺史缓缓摇头。 他是地祇,有护卫地方之责,难民不是敌人,杀戮难民只会招来怨恨,引来道果排斥乃至反噬。 以往这些事情都是由阴律司来解决,地方官员只需要对付反贼即可,但现在,情况不同了,地方官也将直面艰难的选择。 而且,一个校尉担不起责任,到最后,朝廷要追责,还是得要刺史负责。杀戮十万以上的难民,便是有功,下场也不会好。 并且这城还不一定能守住。 一旦城破,太平教绝对不吝于对他这个刺史下手。 成功是死,失败也是死,都是死,还是死的遗臭万年,与其这般,倒不如开城门,放人入城。 “开城门。” 萧西涯再一次重申。 周边的士兵已是六神无主,听到刺史下令,当即就下意识地奉命行事。 于是,岳陵城的大门缓缓开启。 梁州首府,沦陷。 ······ ······ 长空之上,雷霆疾走,势若千军万马奔腾,席卷过梁州,直入豫州。 雷光中,可见宗正和关玉山的身影,二人乘着雷云一路从白天追到黑夜,从梁州追入豫州,却始终没有看到姜离的踪影。 宗正的眉头越锁越深,最终忍不住按下雷云,落到下方的官道上,伸手取出一个金印,低喝道:“本地郡守,携神行太保来见老夫。” 声音通过金印,辐射一郡之地,不多时,前方不远处的地面升腾起一股白烟,两道身影在内中出现。 宗正也不管郡守,直接向着另一个身着劲装的人问道:“可发现姜离的行迹?” “启禀大人,并无姜氏少主之行迹。”那神行太保立即回道。 从梁州到鼎湖,一路上都有神行太保分布,搜寻姜离行踪,及时提供消息,但是没了向怀义的顺风耳,想要找到姜离,又谈何容易。 便是遍地撒网,加上姜离本身毫无绕远路之意,但若是姜离不想,这些神行太保又如何能够找到他。 宗正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,他的眉心顿时就皱出了个“川”字。 姜离本身气运之盛,少有人及,外加有神农鼎镇压气数,想要找到他,就只能用不那么玄学的方法。可顺风耳已经被宰了,而容纳千里眼的修行者,虽也在南天司中,但那是长公主的心腹,可不会接受调遣。 第(2/3)页